【特約作家jabbar】
統一與西武之戰9局下丟的那一分,正好充分顯現台灣職棒與日本職棒的差距。
這一分很巨大,也是一個很可貴的教訓,值得台灣所有棒球選手深思。
這個守備是一個基本技術加上基本觀念的問題,問題的發生點不只是游擊手莊景賀,還包括中外野手潘武雄、左外野手郭俊佑、及二壘手許峰賓。
0:0的比賽,9局下2出局一壘有人,統一隊沒有人想到這時有狀況發生時,對方會怎麼做。
一壘跑者西武隊的石井義人及西武隊三壘指導教練卻心中雪亮得很,那就是隊友擊出長打時,攻本壘是一定要搏的。
守備的人沒想那麼多,攻擊的人卻早就對這種狀況習以為常,所以,當狀況真正發生時,石井義人一路狂奔,西武隊三壘指導教練手轉個不停,完全沒有要把石井義人擋下來的意圖,西武要賭這一分。
統一這邊兩個外野手照正常守備,游擊手一直背對著內野,渾然不知石井義人的狂奔情況,許峰賓也沒能盡到提醒的責任,於是,處理上只是慢那麼一點,這一分就丟了,球也輸了。
有人說:「台灣沒人這樣跑的。」是的,那不代表棒球強國如美國、古巴、日本、南韓不會這麼跑。
潘武雄在賽後討論這個狀況時,講到一半突然說:「對啊,9局下他們當然會這樣拚。」問題是千金難買早知道。
La new熊隊打擊教練呂明賜在指導後輩打擊時,喜歡說一句話:「要想起來放。」他的意思就是平常就要把一些狀況設想出來,並且把狀況應該怎麼處理也想好,存在腦袋裡,不時拿出來複習,比賽時狀況發生時,自然就能第一時間反應出來。
以今天9局下的狀況,兩個外野手處理球時就要跟平常壘上無人時不一樣,至少在攔球要有能幫助傳球速度的走位,也就是在移位的路線上要在攔球前就能有點助跑,這個路線跟一般狀況下的移位路線是不同的,而有助跑的傳球,不但較遠也較快。
再說到游擊手,在背對內野時,仍應不時快速回頭看看壘上跑者的動靜,並且要有接到外野傳球後馬上出手傳球的準備,不能自己提早判斷,一廂情願的自我提早判斷,只會陷自己於絕境。
二壘手許峰賓則要扮演好COVER游擊手的角色,游擊手背對內野,他有責任要隨時把內野狀況提醒游擊手,對日本之戰二壘手是陽森,當時也出現類似狀況,陽森的提醒就幫助莊景賀作了正確判斷。
此外,轉接傳球(CUT-OFF PLAY)一直是台灣棒球選手的弱點,因為轉接傳球不佳而冤枉失掉的壘包數與分數,一直都是從各級中華隊到各單一球隊最大的痛,台灣棒球教練都知道這個弱點,卻都一直無法改善,為什麼?
統一在亞洲職棒大賽冠軍戰因為這個轉接傳球的失算而輸掉冠軍,這種輸法是很嘔的,但若諸如轉接傳球這種基本的東西無法改善,慘痛教訓會一再上身,那就嘔不完了。
【2008/11/16 聯合新聞網】
全文網址: 巨大的1分 凸顯台日職棒的差距 | 統一獅 | 中華職棒 | udn運動大聯盟 http://mag.udn.com/mag/sports/storypage.jsp?f_ART_ID=160570#ixzz2hbWfkOcm
Power By udn.com